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哈尔滨学院校园规划设计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2 1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工程概况 哈尔滨学院位于哈尔滨主城区西部,在征得欧亚之窗作为学校发展用地后,整个校园被学府四道街与规划中的兰州路贯穿,形成三个校区(A,B,C),校园的更新和发展处于迫

1 工程概况

哈尔滨学院位于哈尔滨主城区西部,在征得欧亚之窗作为学校发展用地后,整个校园被学府四道街与规划中的兰州路贯穿,形成三个校区(A,B,C),校园的更新和发展处于迫在眉睫阶段。为配合十二五发展计划,校方提出拟拆除和建设的具体项目,其中新建项目包括综合办公楼、综合实验楼、国际交流中心、综合体育馆、市民学习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学产业园区及配套设施等。

2 校园现状

哈尔滨学院是一典型改扩建类校园建设实例。校区A在长期的校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业已形成完善的建筑功能组群和人文生态环境,但存在部分建筑设施落后、外部风貌不统一的弊端。校区B在新规划中只保留现艺术学院办公楼,新建建筑部分可有更大程度的发挥余地,但区域内缺乏成型的生态绿化系统。校区C虽有着非常舒适和宜人的景观绿化环境,成片的松树林更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但“公园性”的特质决定区域内不适合建设大体量的建筑项目。

3 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方案

独特的校园现状决定了新规划必须具备因地制宜的相应特征。

(1) 区域界定的突破性意构。一个校园被城市道路分隔成三个区域,这给校园的整体设计和交通联系,都带来极大的不便。规划的兰州路在穿越校园往南进入大片工业用地区,呈现出“尽端性”特征,按规划设计的双向八车道规模毫无必要,设计大胆提出将兰州路穿越学府四道街以南路段改造成双向双车道,并将此道路定义为校园内部道路,由学校协助交管部门管理此部分道路,保证必要时的社会车辆能够贯通。学府四道街是重要的城市道路,设计考虑两种方案解决校区间的联系:一是采用过街通道形式,以学士街的形式将通讯,银行、商店等校园附属功能,通过下沉广场将人文活动和交通功能统筹考虑,形成一种舒适安逸的校园开放空间;二是以过街天桥形式,将不同校区空中廊道,建立校园生活和交通空间的整体联系,展示一种灵活有趣的校园开放空间。

(2) 功能模块的整合性重组。结合重新定义的校区空间形式,我们在吸收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提出新建建筑的合理化布局特点。沿学府四道街,分别设置综合办公楼、、音乐厅、综合体育馆和国际交流中心,既考虑了这部分建筑相对便捷的对外联系性,又兼顾各自相对标志性形象给哈尔滨学院带来的整体标识性。在校区B结合现有艺术学院教学楼和新建音乐厅美术馆等,配置第二图书馆、实验楼、学生宿舍和食堂,形成体系完备的教学和生活设施系统。在校区C,国际交流中心和体育馆为两个大体量建筑,南部设置高校产业园区及配套生活及辅助设施,在中心景观地带,契入性的设计一些小体量的创业中心、校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建筑,在不破坏欧亚之窗良好绿化植被景观的前提下,完善校园功能配置,形成产学研一体的空间布局。此外,校区C还规划设置了一200m小型运动场,冬天可做冰场使用。

(3) 立体交通的复合型营造。①地上部分:校区A保持原有相对完善的交通系统;校区B结合功能布局设置成环形的车行流线,步行交通主要集中于中心地段;校区C对现有道路网进行整合,在保留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将新建建筑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并通过生态松树林,设计生态廊道联系B、C两部分校区。校区C高科技产业园区相对独立,设置两个主要车行入口,与城市道路结合紧密。②地下部分:校区A基本保留原建筑,仅在新建国际交流中心考虑设置设地下空间。校区B在图书馆、教学实验中心、音乐厅、音乐系教学楼等新建建筑设置地下空间,在功能需要的情况下可将地下空间有序连通,形成地下交通网。欧亚之窗校区国际交流中心、体育馆等新建建筑均考虑设有地下空间,由于各建筑距离较远,地下暂不做连通考虑。

(4) 景观绿化的花园式配置。新的规划中,校园核心景观贯穿A、B、C三个校区,以灵动的景观轴线联系各校园开放空间。其中,依据校区C原有公园的独有环境将成为新校区的亮点,在这景观层次丰富的园林式校园环境,乔木,绿地,水体随处可见,保留的松树林将成为校园空间的“绿肺”,提升校园的环境品质。

建筑景观的重叠交织,公共空间的塑造营造了一种尺度宜人的校园内环境。新校园的生态景观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余得到身心享受,校园绿化不仅为学校提供景观,且为城市保留了大面积的绿化,其建设将会给周边地段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

文章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ebxyxb.cn/qikandaodu/2020/1112/511.html



上一篇:浅析如何推动行业部门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下一篇:2012信息,计算机和通信国际会议

哈尔滨学院学报投稿 | 哈尔滨学院学报编辑部| 哈尔滨学院学报版面费 | 哈尔滨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哈尔滨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哈尔滨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