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光与影相互角逐相依为伴浅谈魔术与电影的结缘(2)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5 14: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魔术自诞生时起就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既是娱乐性、欣赏性强的舞台艺术,又是带有梦工厂特质的错觉艺术,同时还具有广泛的传播性,而源自于宗

魔术自诞生时起就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既是娱乐性、欣赏性强的舞台艺术,又是带有梦工厂特质的错觉艺术,同时还具有广泛的传播性,而源自于宗教信仰的图腾崇拜及对未知事物的敬畏之心,也赋予了其心理学的属性。电影作为工业进步的产物的出现,竟恰好与“魔术”结缘。2011年,电影《雨果》(马丁·斯科西斯导演)让观众再次认识了那位不凡的魔术师乔治·梅里爱,重温了电影发展史上一幕幕振奋人心的瞬间。影片讲述了小男孩雨果与梅里爱之间的奇妙故事,马丁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向梅里爱这位“电影特效的开拓者”致敬,向那个充满机遇和探索的时代致敬。偶然和遇见,魔术与电影,光与影之间,相互角逐相互追随,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寻梦者的美好理想。

光与影的一次次交错都是惊喜,光与影的每一处融合皆有创新,“魔术”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叙事题材:有的讲述魔术师的故事(《大魔法师》)、有的运用魔术表演的场景(《妖猫传》),还有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大型魔术秀(《惊天魔盗团》)。《惊天魔盗团》系列影片(第一部2013年10月在中国上映,第二部2016年6月在中国上映)就是巧妙运用了障眼法、催眠术、逃脱术等传统魔术,讲述了一群高智商窃贼运用尖端的技术和华丽的舞台作为掩护,于众目睽睽之下完成盗窃的故事。该片在中国票房约7.79亿元,是目前票房最高的魔术题材电影,丰富多样的魔术元素增强了电影的故事性,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让电影更好玩、更好看。

然而,科技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争议:2011年,法国魔术师YIF拍摄了《YIF》纪录片,自2012年9月1日起,分别在YouTube、优酷上推出,数日内点阅率破2万,引起媒体关注;同年9月26日与土豆网合作再次推出《YIF魔幻》,首季纪录片总点阅率近一亿次;2013年他应邀成为北京电影节的魔术表演嘉宾;2014年他在央视春晚上大放光彩。尽管他的表演可圈可点,但他的表演方式却遭到同行质疑,亚洲魔术联盟秘书长谭永铨称,特效技术的过分应用“会带给观众一个假象”,如果特效在魔术界进一步普及的话,这个世界还需要魔术师吗?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一种被称为“视频魔术”的表演形式引人注目。“魔术师”或运用摄影机机位错觉表演,或与想象中的人物合作表演,或使用专业技术手段把助演“P掉”;更有甚者,采用特效“以旧翻新”,赋予一百多年前的老节目现代意识。这类争议留给观众的是猎奇与惊艳,而对于魔术师来说并不能将之简单称作“流量”。

目前的困惑,也许只是暂时的现象级思考,然而魔术这个传统的表演形式,经历了千年的更新蜕变,给予人们的是“技”的传承、“效”的更迭、“艺”的深造。舞台的华美是惊险的,光影的炫丽是惊艳的,艺术之美在于多变的形式,艺术之妙在于莫测的可能。魔术与电影之间,光与影相互角逐,相依相伴。

编者按:中国杂协于2020年10月12—16日在哈尔滨举办第三届中国杂技理论高级研修班,共有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名学员参加了本次研修。研修班结业后,学员们提交了相关论文和学习感受。从本期开始,本刊在“专题”栏目陆续择优刊登学员的论文和学习感受,与广大读者分享,并助学员们成长。

文章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ebxyxb.cn/qikandaodu/2021/0625/704.html



上一篇:浅谈车辆基地工程管理复杂性及其降解
下一篇:年中东铁路附属地哈尔滨及其郊区的肺鼠疫关于

哈尔滨学院学报投稿 | 哈尔滨学院学报编辑部| 哈尔滨学院学报版面费 | 哈尔滨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哈尔滨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哈尔滨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