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哈尔滨学院学报》刊物[05/20]
- · 《哈尔滨学院学报》征稿[05/20]
- · 《哈尔滨学院学报》投稿[05/20]
- · 《哈尔滨学院学报》收稿[05/20]
- · 《哈尔滨学院学报》数据[05/20]
- · 《哈尔滨学院学报》栏目[05/20]
冰雪赛场,有他们的身影——哈尔滨体育学院助(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作为中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国家集训队的科研教练员,李兴洋多项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都为我国冰雪技巧类项目提供了科技支持。“以前没有办法在极
作为中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国家集训队的科研教练员,李兴洋多项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都为我国冰雪技巧类项目提供了科技支持。“以前没有办法在极寒条件下精准测量到运动员空中位移轨迹运动数据,对此,科研团队针对室内和室外不同的冰雪项目研发出可穿戴设备,如一块腕表或一块贴片,采集运动员现场运动数据,包括空间三维轨迹、运动速度、起跳速度、起跳角度等并进行精确分析,教练据此改进运动员的运动技巧,提升训练效率和成绩。”李兴洋介绍。
2006年,黑龙江省筹办第二十四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史明第一次接触并且喜欢上了这个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历练,他从普通裁判员成长为竞赛长,见证了这项赛事在中国的发展。
转眼,赛事临近。3月5日,轮椅冰壶队将首次在北京亮相。每天8小时的冰上训练,回到驻地,岳清爽的脚已经麻木了,利用泡脚的工夫,她还要认真研究队员的比赛战术,偶尔抽出时间练练字,“越是赛前越要让自己静下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科研成果助力中国冰雪竞技人才培养
据悉,哈尔滨体育学院将为2022北京冬奥会冬季两项项目输送十余名优秀教师担任裁判工作。
在赛场上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风采
不仅严力,哈尔滨体育学院作为一所冰雪特色鲜明的高校,2018年入选首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培训基地。学校相继选派了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科研人员等70余名师生助力服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即将开幕的大赛贡献“龙江力量”。
“运动员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四年时间,李兴洋的科研工作很苦,但他乐此不疲。“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有责任通过科技助力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家赢得更高的荣誉。”
滑行、起跳、转体、落地……过去指导运动员进行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训练,全靠教练的经验判断,如今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师李兴洋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北斗导航U型场地数字化场地分析系统,可以精确检测到运动员滑行的轨迹,包括射出角度、飞行高度、滑行速度等,这些数据对教练员分析纠正运动员错误的滑行线路和起跳角度有着极大的帮助,相当于教练员的“第三只眼睛”。
文章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ebxyxb.cn/zonghexinwen/2022/0623/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