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哈尔滨地名考释(4)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3 06: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01年第2期·12·入、、笔者过眼的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听松楼本《清书十二字头》及舞格寿平所著清雍正八年三槐堂本《满汉字清文启蒙》的《满洲十二字
<[pozori]。州bohori,“豌豆”)等尚多,至于一般山岭河溪、乡镇屯落等自然和人文地名就更不胜枚举了。冈此,在沿江渔耕经济环境下的哈尔滨为历史上土著人持有的满语地名是毋庸置疑的。对此,日人所著《满洲地名考》亦有“俄罗斯置哈尔滨市街建设局时,松花江岸今哈尔滨之地有一小屯落。阿奈尔图氏等于此游走,寻访土著,知为‘哈奥滨’。俄人于此命名曾有多种方案,终确定为‘哈尔滨’,并于1900年所制地图标出,而车站则标作‘松花站’。‘哈尔滨’满语即‘鱼网’,据称旧曾有满洲人之大渔场,汉人谓‘晾网场’,按满洲语族之见,则为‘渡场’。另外,或以为冈拟为哈尔滨一部之道外傅家甸又称‘滨江’、‘好江’,从而转为‘好滨’。一直以来有‘哈尔滨’、‘哈尔品’等不同称谓,哈尔滨市公署遂统为‘哈尔滨”’吲5_152。153之记载,对哈尔滨地名为满语毫无疑义,然于词源语义则以“今满语解读唯赖老人仅存之记忆,地名语源调查益加网难””386而未得其要领。时下一种流行说法以哈尔滨为女真语“天鹅”,已然成为经官方组织专家鉴定后之“通说”,“引起了国内外的重大反响”,_4124““哈尔滨’源于女真语‘哈尔温’,意为‘天鹅”’已然见诸官方网站,56影响非同一般。于此笔者未敢苟同,冈为女真语“天鹅”说在学术上存在着两大致命硬伤:第,“哈尔滨”不是女真语地名;第二,女真语“天鹅”的发音非“哈儿温”而“哈伦”。一、“哈尔滨”并非女真语在地名的语源上争论“哈尔滨”究竟是女真语还是满语并无太大意义。闪为满语与女真语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而只不过为同一语言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而已。这个时期的分界点在于明崇祯八年即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i日,其时皇太极改“诸申”为“满洲”。"7如果说金代的“合里宾”乃至明代的“哈儿分”是女真语的属不误,但说清代的“哈尔宾”是女真语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种以今称古之“超时空意识”,显然是缺乏历史、民族和语言发展辩证观点的表现。尽管女真语与满语词汇中有部分词语音义上有所不同,那也只不过是女真语与满语之间的方言差别而已。建立金围的女真人与建立清朝的女真人并非同一主体,金代女真族的主体是统一了其他女真部的完颜女真,而清代女真族的主体则是统一了其他部的建州女真,两部女真在地域f-一北一南,在时间上①此译文承蒙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阿拉腾博士代为译出,谨致谢忱。其原文为:“口-7.中力{哈尔滨市街建设局老设置亨为c二南允t)、松花汀岸④现在∞哈尔滨④地c二C土小部落力i南1允岂L、。i、事℃、南弓、7'一木,L,h氏等力f、此地方老见迥,)【、土民c二地名老墨L、允岛一才匕5--匕L、,)允匕L、j。露西亚C未此地④命名c二C土相当种种∞案力f拐,)允岛L o叻{、结局一,L/匕7岂L、j、事c二各勺允匕秀之一九oo年作制④地图5二C土一,p匕二,市街匕南I)、驿C二e未灵二,力'’lJ一驿匕记人L【南为芑弓℃扔弓、一,L,匕2/e喜满洲语C二【打鱼网(少’、一l/f v-/二/)即与渔网卺意味L、咎满洲人∞一大鱼区℃南。允力、岛艺L、泰、支那人e土网f场E k、沙、满洲语族c二说老匕6屯④e未渡场④意味℃南为匕L、勺【为为。哈尔滨④一部老各寸道外老傅家甸(7一手t于二/)匕L、j、滨江、好江暂匕∞地名℃、呼凡℃为为力、岛好滨∽音转E屯见岛札弓。从来一,L,匕7匕土再、/、,L,匕7匕¨,)【一定L各力、勺允力f、哈尔滨市公署c二于【一,L,匕7匕呼。;:样一定世岛扎允力、与一,L,匕7匕o、,j、力。官敷LL、。”·】0··先一后,所以当它们分别建立王朝后,在规范语言时,必然以自己的语言为标准强势统一诸方言,这是不青而喻的。,今天的哈尔滨从目前已经掌握的材料看,其出史时问还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可以令人信服的确凿证据能够证实早于清代而入于明代,所以说它是满语地名并非“硬说”,而是地地道道;反之,把一个满语地名刻意说成是女真语地名,难免不令人有拿女真语“哈儿温”说事儿之嫌。众所周知,今天的满族来源于明代的女真族,其上溯可以至虞舜时代的息慎([够i san,si芭k乒芒n]),战围时史书《竹书纪年》载“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58J105”。又称“肃慎”([SU§3n,甜再uk芬芒n]),”扎…乃’l《逸周书·王会解》中或异译“稷慎”([tgi s3n,tsv芒k乒I爸n]),旧j2“到了唐初太宗贞观年问(627—649年),其始以“女真”([niyt§3n,nYot础n])通过棘辐媒介传至中原,旧’J2570叫1契肘人或称之为“虑真”([1yt5a n,liot曰iOn])。(I“”在明代女真语中,其又称“朱先”([dsu乒icn],女真文书作“灵基”)、44”14“住舍”([d3uJ'o],女真文作“盍氡”),阳1365清代满语中则称“诸申”([tsu oon],满文作由州jugen)。至天聪九年清太宗皇太极明敕“今后一切人等,只许称我国满洲原名。其各贝勒所属人员,勿称为某旗贝勒家诸申”,“满洲”始取代“诸申”行世,并于辛亥革命时省称“满族”。就具体地名而言,历史上在白山黑水广袤地域生活之女真——满族,在改满洲以前其地名称女真语地名、改满洲后之地名谓满语地名固然正确,即便那些女真语地名在改满洲之后称为满语地名亦属不谬,因为其时女真族已为满族取代而不复存在了,其地名顺乎时代进步演为满语地名亦属自然,总不能在女真族既已改称作满族之后,仍把流行的自己民族的地名依然叫做改称前民族旧称谓而割断地名的历史发展吧?这也正如改称满族后不宜再把满语称之为女真语是一个道理。,更何况笔者在研究满语地名时一再申明,所谓满语并非狭义之满语,而是包容了女真语及其祖语在内的广义的满语,这种大满语的地名观点在笔者早年刊布的关于满语地名研究的论文以及《满语地名研究》专著中每每可见,应该是一个明证。辨析问题要有一个根本的I叶J发点,连出发点都不明晰,问题自然难搞清楚。所以,在哈尔滨地名上争论是满语抑或女真语了无必要——“哈尔滨”是满语乃不争之实。二、“哈尔滨”与“哈儿温”在语音上风马牛不相及女真语“天鹅”说的作者认为“哈尔滨”系女真语,其根本原因在于“天鹅”在明代女真语中的音“哈儿温”与“哈尔滨…‘语音相同”。实际j:,根据明代永乐本《华夷译语》巾的《女真馆杂字、来文》即通常所说的《女真译语》女真文愿土之“哈尔温”汉字记音而提出其即“哈尔滨”,在语音上根本站不住脚——“哈儿温”与“哈尔滨”在语音上毫不搭边。那么,“哈儿温”其实际音值究竟何为?女真——满文拼写法规定,在女真文原字(这里“原字”系笔者借用《契丹小字研究》对契丹小字基本构字成分的叫法来称呼女真小字的基本构字成分)与原字或满文音节字与音节字拼词时,不允许女真文前一原字的闭音节后面连接一个以元音开头的原字来组合成词,也不允许满文前一个闭音节字的后面连接一个以元音开头的音节字来组合成阐,冈为如果是这样,在拼合中就要出现一个词中的辅音与其后元音相遇而非拼合的情况,而这在音节类型的女真——满语中是不允许存在的,反映语音实际的文字巾自然也不允许存在这样的拼写关系。所以,无论在女真文抑或满文中都不能违背这一构词基本法则。明代永乐本《女真译语》“天鹅”女真文愿土之汉字标音为“哈儿温”([for—iln]),其中原以“哈儿”表示[9ctr],土以“温”表示[UII]。。45I孙5须要特别强调的是,按照拼写法,这里的“儿”([一·])绝非独立音,也绝非该原字的闭音节收声辅音形式,而是其后元音起头原字前面的辅音。同样,“温”([U11])也不是独立成分,在一般情况下它只是用来表示以[U]结尾的前一原字的收声,这于《女真语言文字研究》巾有清楚的论述:“女真语词凡是末音节以13音收声的,每逢连缀语法上其它词缀时,其尾辅音rl须要去掉;.11.因此,尾辅音n就不能固着在词干上。但是女真文字没有音素字,其尾辅音n既然须要独立作一个字形,只好以‘冰’on、‘盎’zn、‘列’in、‘烫’on、‘土’iln等字与词干末音节Q、o、T、i、()、u配合,以便随时去取。其方法略似汉文的反切。例如:……/申米wixo+(in=wixon(牛)/……/……/l'ff9'1 mori+in= morin(马)/盹土adu+un=adun(风)/……”[6…m在厉土的情况中,虽然前面的原字并非以[u]结尾而是一个后附辅音,但也要依拼写法之规定,[un]与之正常拼合为[rlln]音节,从而被女真语言研究家们拟音为[90run],而不是[90r’lln]。与此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花”女真文“哥咦”之汉字标音“一勒哈”([i-lhct]),其中寸以“一”表示[i],麦以“勒哈”表示[1ha]。搞女真——满语研究的人都知道,女真——满文中没有复辅音——笔者对道尔吉先生的《女真字音值构拟表》㈣;2∞‘2弼曾进行量化统汁,结果是:728个女真原字中,属于单音节字者449个,其中元音字76个(包括单元音字21个;双元音字21个;闭音节单元音字27个;闭音节双元音字7个),音节字372个(包括开音节字253个;主要用作词尾的闭音节字82个;主要用作词中的闭音节字或与后面原字元音相拼的后附辅音字33个;前附辅音的原字——其原字前的辅音实际上是前面开音节原字的后附辅音,与前字合成词中型的闭音节一个),后缀闭音节辅音字(其原字后的闭音节辅音实际上也可以是后面以元音开头零辅音原字的首辅音,与后字结合成一个音节)1个①——以上除了四个前附辅音原字(呋[1ho]、皆[shun]、皂[rJgo]、哭[rjgi])外,再没有这样的双辅音,而这四个双辅音上面已经讲到其前面的一个辅音在语音j二并非属于本原字,而是前面元音结尾原字的闭音节收声辅音之后附。所以,《女真泽语》汉字标注的“一勒哈”,其实际代表的音节不是“一·勒哈”([i-lhu]),而是“一勒·哈”([il—hu]),即咦之首辅音[1]系前一原字寸[i]音之闭音节词尾。满语“一勒哈”([ilzo]。州ilha)亦足证明。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r]、[1]作为常见收声辅音,既可表达本原字的收声;又可以作为后附辅音析出进入相邻原字,作为其后元音开头原字的辅音;抑或以前附成分的形式存在,作为其前开音节原字后面的收声辅音。这也正是女真小字拼写法的进步之处。还是以厉土为例,虽然汉字注云“哈儿·温”,但实际表示的却是“哈·伦”([qn—run]),[r]非为[go]的后缀辅音,而系[url]的前附辅音。对这一情况,《契丹小宁研究》的作者指出:“我们也看到一些迹象,表明契丹小字里好像也有一些比较发展的拼音方式。如:‘圣向(未)[em]+[ISl]一[emn]’,这也就是说,当一个表示元音加辅音的原字与一个表示元音的原字对接时,前一个原字的元音构成一个音节,其辅音则与后一个原字表示的元音合起来构成又一个音节。”“2女真文与契丹文渊缘密切,其拼写法上的某些类似之处自不足为怪,女真语“哈儿温”之例正类乎此,只是前一个原字元音前面并非零声母而有辅音而已,其余与契丹文拼写情况如出一辙:“愿土(天鹅)『got]+[un]一[9arun]”。明末会同馆本《女真译语》中,这一词语尾原字收声辅音[n]发生脱落而使闭音节变成开音节形式,标音成为“哈鲁”([gQ,’u])而非“哈儿乌”([for’u]),㈣”05则充分证明这点。清代规范满语“天鹅”音“嘎噜”([qoru]),满文书作拍一flam,亦同样证明之(至于“哈”、“嘎”之语音交替,无论在满一通古斯语还是汉语中皆存在)。对于上举“哈儿温”中“儿”不能作为独立音,我们还可以举出相反的例证,即女真文中“儿”作为独立音出现的情况:“草”女真文匠天之汉字标音为“斡儿和”([or—XO]),f45。”8茬以“斡儿”表示[or],炙以“和”表示[XO]。在这里,由于后一原字为以辅音开头的完整音节,故其前原字后面的“儿”([r])就不能作为后附辅音与后面原字对接成为复辅音音节[/'XO],而只能作为本原字的收声辅音,在用汉字音译时以“儿”标出,从而使这一不具有音节地位的收声辅音在汉字音译时似乎具有了独立的音节地位。这一点从满文的音节字中也可以得到证明。新满文的《十二字头》囊括了满文全部音节字,可谓满文的音节字表。清代不同时期《十二字头》版本颇多,各种版本句数多寡并不一致,音节字数亦略有出①这一量化统计的具体分析参见笔者的《满族文字的异质文化影响(一)》一文,载《满语研究)>2001年第2期·12·入、、笔者过眼的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听松楼本《清书十二字头》及舞格寿平所著清雍正八年三槐堂本《满汉字清文启蒙》的《满洲十二字头单字联字指南》,各成511句,包含音节字1413个。乾隆时代刻印的《兼写i合汉字1.二字头》则增为517句,音节字增为1430个。在这些音节字中,同样没有任何复辅音存在。根据这一语音实际,“天鹅”之女真语完全不如《女真译语》汉字所标之“哈儿温”作三个音节,而是“哈伦”或“哈鲁”两个音节。《女真语言文字研究》在谈到《女真译语》巾的汉字注音问题时写道:“《女真译语》的注音,有时按字分别注音,有时注合读音,颇不一致。如:/风:‘盹土’音‘厄都·温’odu.un是逐字注音,合读应作‘厄敦’gdun。/M:‘园土’音‘国伦’9urun是合读音,按字注音应作‘国鲁·温’9uruⅢn。/』JI:‘哆匕列’音‘阿里·阕’oli—in是按字注音,合读应作‘阿林’alin。/马:‘仔列’音‘母林’ morin是合凄音,按字应注作‘母里·因’mori—in。/墙:‘我商求’音‘法·答·岸’fn—da—nn,是按字注音,合滇应作‘法丹’f.dan。/牛:‘t-米’音‘委罕’wixon是合读音,按字应注作‘委哈·岸’wixct.Qn。”L61…7十分明显,厉土“哈儿·温”这样按字注音的j!=音节词只能合渎成“哈伦”(9amn),而这样的双音节词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哈尔滨”(zolpin)建立起语音上的近似关联,更不要说发音成“哈尔滨”。据此,自然不难得出如下结沦:女真文“天鹅”之标汉字注音“哈儿温”所表达的女真语实际音为“哈伦”。“哈伦”与“哈尔滨”在读音上毫无任何相关之处,“哈儿温”≠“哈尔滨”。三、“哈尔滨”系“哈勒费延”口语,意为“扁”笔者潜心研究满语地名有年,兹以语音学、语义学、文字学、文献学、地名学为基础,用类比的方法从同名者语音之历史演变追寻哈尔滨之根,力求拂去蒙蔽其上的历史尘埃,揭示哈尔滨的词源含义,还其应有的面口。今天的哈尔滨虽然冉世较晚,而且在满文辞书巾找不到“哈尔滨”这一语词,但从文献中,我们却可以寻觅到相同地名的语音轨迹,从而为揭开“哈尔滨”词源之谜提供启门之管。《钦定盛京通志·城池·吉林境内历代旧有古城》载:“哈勒费延城……(吉林)城东北,混同江中,哈勒费延岛上,周围二里,门一。,以上诸城,建置年代无考。”¨3]秘叫一·州吠贞该城又译作“哈尔费延城”,《吉林通志·沿革志》于“哈尔费延卫”下考注:“永乐十二年置,旧讹哈尔芬。又正统后置,一讹哈里分。案:混同江巾有哈尔费延岛,岛上有城,周二里,名哈延费延城,在吉林府界内。”[12】引二删‘这里的“哈延费延”显系“哈尔费延”之讹。此城于《吉林通志·舆地志·城池》载“吉林境内古城”中,于“哈勒费延城”下注云“旧志作‘哈儿边…,陀替一mI’I。负可知“哈儿边”与“哈勒费延”对音。该地名亦见i者元成宗元年(1295年)九月丞相完泽等奏文“哈儿宾地界旧立狗站十二所”,I‘1‘文中之“哈儿宾”,在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阿纽依河口所对江中长岛上。这里是元代哈州城,元朝_f此设吾者野人乞烈迷等处诸军万户府,为经略黑龙江下游的主要据点,也是水达达路通往征东元帅府奴尔干城的驿站之一。在《元史》巾,“哈儿宾”还书作“合里宾”、[63 c卷17。世柑纪’“哈里宾”、[633卷28“獒宗纪》“哈儿分”,63l神“”“’。肝纪’追溯起来,其最早出现于金代,《金史·地理志》“胡里改路一‘F注云:“西至上京路六百三十里,北至边界合里宾忒千户一千五百里。”m愀44地耻占’明时海西东水路城站中,哈儿分站系其中之一,其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置哈儿分卫,[64]‘太宗实录》糊55《明史》奴儿于都司三百八十四卫中亦见载录,”‘兹将它们以文献文献载录时间之先后胪列如下:金——“合里宾忒”明——“哈儿分”元——“合里宾”、“哈里宾”、“哈儿宾”、“哈儿分”清——“哈儿边”、“哈勒费延”·13.上引文献中,除“合里宾忒”增出“忒”以外,从金代的“合里宾”到清代的“哈儿边”有着T整的语音对应,并且有着确切的地域承续关系,可以分明看出“哈儿边”与“合里宾”的列‘音关系。“合里宾j忒”系金代女真人居地,设有女真族社会行政组织形式“猛安”(即汉译之“千户”),其系女真语是毋庸置疑的。下面具体解析其语音之对应关系。1.关于“合”、“哈”之对音现代声母[x]来源于中古的[1],是浊音清化的结果。“哈”在_L古发音成[J'eap],是用唇啜饮的“歃”之异体字,《淮南子》“臾儿易牙,淄渑之水合者,尝一哈水而甘:菏知矣”阳6…46即此。现代汉语q1的[xA]音出现得较晚,据笔者所查,“哈”字在元代已见载录,如关汉卿的《汉宫秋》巾番王呼韩单于白日:“似这等奸邪逆贼,留着他终是祸根;不如送他去汉朝哈喇(笔者按:现代蒙古语“杀”音“阿拉和”[alax],蒙古文作帅,j2”02发生了首音节[ct]元音前[x]辅音的脱落),依还的甥舅礼,两围长存,,”if,71在汉语潮州、厦门、广州、梅县、福州、合肥、太原等方言巾,“合”今天仍然发成[xa?]、[ha?]、[xe?]、[hap]、[hep]等带有喉音或促音的[xa]音,。68。其元音当是汉语古音之延续,、足故心{寸多以“合”字来标注民族语中的“哈”([xa])音。例如古代蠕蠕、鲜卑、回纥、突厥、蒙古等统治者I丌汗的妻子尊称“可敦”,《新唐书》即载“更号可汗,犹单于也。妻日可敦”。J14鲫5|‘4突删“蚴“可敦”在文献c|l义载作“合敦”,元太祖铁木真第二宫的忽兰皇后,于《蒙兀儿史记》载作“忽阑可敦”,∽《元朝秘史》载作“忽阑合敦”,|70。《圣武亲证录》则载作“忽兰哈敦”,"1。《元史》I|1通名意译,载作“忽兰皇后”。163省“蚓二雌’fi-女真一满语巾,具有这种对音之例,如“黑”金时渭“撒合辇”…眷…‘撒合颦协州‘㈨43(f snx(1lhl, fop',/opl、fcn]),明时则呼之日“撒哈良”([saxctlial3]),川1甜清代满语说成“萨哈连”(1‘srlxalictnL h州sahaliyan);“麇”金时发音作“j合”I3’{卷4‘黔二纪’‘4…“斛’([sⅢ_nx0’s(1n1^yDp]),满语作“萨小哈”([snmxo]。“栽厂samha。笔者按:“靥”ye,酒窝也;“艇”yan,痣也。当以后者为是,《金史围语解》误释为“靥”);“奴”《金史》日“阿合”㈦巷594;。窄表’、“J9‘什解’([(1xu,a3,osp])~.作“阿海”孙冰‘4¨。射蚁化’([ux(1i]。女真文作生兑…126),《松漠纪闻》则载之为“哑海”([j(1x(1i,axOi]):“奴}^1亚海,婢I司亚海轸。”∽2129满语日“阿哈”([a%a]。_Ⅳaha,“奴仆”);“臂鹘者”金代音“阿离合懑”I321卷7Ⅲ悄弁她’o》'《『㈣钾3(I(1lixIl眦m, alle',/op muan]),即满语“阿里哈尼雅勒玛”([nliza ni(dnⅢ]¨州州aliha niyahna,“架鹰人”).是故《新译简注(蒙古秘史)》于“哈剌温”注释云:“哈剌温……有时写成‘合剌温’。本恬巾‘合’二#的读音往往与‘哈’字同,没有什么误不误的问题。”l n1地名巾反映这种对音的.自‘《盛京、占林、黑龙汀等处标注战绩舆图》中的“钾咖h州tiyan990 saha提阳武萨哈”,∽m诽于《吉林志略》载作“提扬郭萨合”等。((I2.关于“里”、“儿”之对音古代文献特别是民族语人名、地名里常见“里”、“儿”对音的情况,其中多系收声辅音[1]、[--]汉字标音之异。在女真语巾,如金代的“活离罕”旧1绁觚槲纪’([xorx(1n,"yuatl'i'ex.n.】),《网语解》以“胡【1寻噶闪”即“呼尔干”([zorgan]。俑州hfirgan)释为“羔”,然而满文巾无此词,是以《满洲源流考》以为“此与蒙古语义相合”一4”卵而为蒙古语“呼尔罕”(予以为,其“呼尔罕”殆即“珠勒扎嘎”——[d3uld3aq]。蒙古文作删刁,“崽子”124晓)。不过,笔者还是主张以“呼尔罕”([xUI)Con]。镝w,W tlo rha n’“大围网”)释之为佳;又如“拔里速”32觏8删继’。’([pursu,bwaetliosuk]),《同语解》以蒙古语“巴哩勒都”([1)crildu:0]。蒙古文作瞅冉刑,“角力”。2·Ⅲ)释为“角柢戏者”,而《满洲源流考》以蒙占语“巴尔斯”([1)rlr]。,蒙古史作6"|2。14。)释为“虎”;…m5“霆”女真文作战争,明初音“塔咀汀”([I‘Qlclinn]),明未音“塔儿恰”([thlk'i(t]),H雕’清代满语则音“塔勒千”([t'alk‰,]。,铆州talkiyan)。,根据金代、明术女真语和清代满语发音,明初永乐本《女真泽语》叶I之“里”应当多发“儿”音,为该原字的收声辅音.,这..14.对音反映于地粥,则有“胡里改江”㈤旧9“地理忠’之作“忽儿海河”,(75 l“昂班格里必齐河”㈠9旧9之作“大格尔毕奇河”,‘42"“鸟单苏河”10l卷J f吼叫虹之作“乌尔苏河”,‘42]36“密齐哩河”fB卷‘’儿卜顶之作“密起尔河”,I29。7‘‘瓦单和屯”([valiZot'on])12卷:’。【“'i¨1贞之作“瓦尔霍吞”([volZot%n])、¨3卷f七队舢瓦里雅哈霍屯”([voliazoZot'on]。F州州waliyaha hoton,“废弃了的城”),[121卷t"。,十一贞“萨勒饰河”([snlI,u bi。.Q]。*塥6“。aIbu bira,19J筇诽。来源于h唧州sa,ba bira[snIbQ bir(1],“织网线轴河”)之作“萨尔布河”等。引珏贝3.关于“勒”、“尔”之对音汉语中没有颤音,故女真一满语中的颤音[r]在音译时多以“勒”或“尔”来表示,与边音[1]的音译没有区别,从而造成[1]、[1’]的对音。实际上,在不影响词义的情况下,满语口语中[1]、[r]的交替已是较为普遍的情况r,赵杰在《现代满语研究》一书中就曾写道“在现代满语巾,[1][r]在有的语言环境里中和了……加上有些书面语渊汇的原本不用或过早消失,已经很难找到在相同环境中用[1][r]来区别意义的涧了”,并举出“花”[il xa]一[jir肌]、“闲散”[suIu]一[SUlA/SUF(I]等例子。。4卜22。弱其实,这种中和在清代规范满语中也有所表现,例如“当日回来”满文既写作槲mudali,又写作艄mudari。为了解决音译汉字的这种混淆局面,以便更好地区分闭音节收声的≯一1一或寻一l、x-r-或P—r,清代的有识之士在汉字音译实践巾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例如雍正八年舞格寿平在他所著的《满汉字清文启蒙·满汉f^二字头单字联字指南》里,对闭音节收声[1]用汉字“嘞”来对音,将稍al标音作“阿嘞”([n1]),i z71卷。’1几贝对汉语中没有的闭音节收声[r],用汉字“尔”来对音,如坤ar标音作“阿尔”([o一·]),【27憎‘1|‘叫虹并将音节字W le用汉字“勒”来标音,f27J"'^负√re用汉字“勒”加注“滚舌念”来标音。}如珏'儿兜按照其方法,可以将[1]、[r]、[1a]、[ro]严格地区别开来。这种在著述中对满语汉译进行科学对音,虽然仅是个别学者满语教学研究的个案,但毕竟是清代语言学领域努力实践、积极探索的可贵成果,从而为后来准确地满译汉奠定了基础。以官方的行为对满语汉译进行规范,则是四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乾隆三十七年i月,鉴于“疏章案牍,清汉对音转未划一,于体制殊为未协”,高宗弘历降旨:“著交军机大臣,依围书十二字头,酌定对音,兼写清汉字样,即行刊成简明篇目,颁行中外大小衙门,嗣后……俱查照译写,俾各知所遵守。”176。此即《钦定清汉对音字式》。“凡例”言日“有译汉行文未便以发声合正音者,仍借用常朋字样,于本字下注明”,“行文未便用双字者,仍借用音声相近之单字,不得音声相近之单字,亦用双字”,清楚规定了对汉语中已有的音节字le用汉字“埒”([1ie])、“勒”([b])来对音,。763嗽‘第一。7义’对汉语中没有的音节字re用汉字“嚼”([1ie])对音,‘761六贞4第一‘。头’对汉语中没有的收卢p—r用汉字“尔”对音,m¨坝4第~以’对汉语中没有的闭音节收声寻.1用汉字“勒”对音。174]…叫贝4第‘一。’=火’从乾隆四十一——四十三年绘制的《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绩舆图》满汉合璧地名中,就Hr以看到这种规范的具体应用。例如《大清一统志》所载之“萨尔布河”([sarpu]

文章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ebxyxb.cn/qikandaodu/2021/0413/632.html



上一篇:北京青少年英语培训冠军企业英语培训谁说女子
下一篇:科学护唇拒做翘皮人访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

哈尔滨学院学报投稿 | 哈尔滨学院学报编辑部| 哈尔滨学院学报版面费 | 哈尔滨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哈尔滨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哈尔滨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